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使用 “扫一扫”功能,扫描下方的二维码,即可将网页发送给朋友或者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
秋高气爽,群贤毕至。2025年9月16日至18日,中国地球物理学会水利电力分会2025年学术年会在湖南长沙世纪金源大饭店顺利召开。年会由中国地球物理学会水利电力分会主办,中国电建集团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承办,湖南奥成科技有限公司、湖南省地球物理学会协办。共有来自水利电力行业、高校、科研院所、能源、铁路、地质调查、矿产调查等70余家单位、近200名专家学者和工程技术人员齐聚一堂,共同探讨水利电力工程物探领域的前沿成果与发展趋势。
在热烈的掌声中,大会于9月17日上午正式开幕。开幕式由水电分会秘书长李电波主持,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郭建代表上级单位致辞;水电分会会长张建清代表主办方致辞,向与会领导、专家表示热烈欢迎,向长期以来关心和支持分会工作的同仁表示衷心感谢,特别感谢承办单位和协办单位为本次会议所做的精心筹备和周到安排;长江地球物理探测(武汉)有限公司新任董事长、总经理陈尚法代表水电分会挂靠单位对年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明确表态将继续全力支持分会各项工作,并提供坚实的后勤保障和资源支持;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副总经理李小进代表承办方致辞,对与会代表的到来表示诚挚欢迎,并高度评价了地球物理技术在服务国家能源战略、保障水利电力工程安全运行中的重要作用。随后,全体参会代表合影留念,会议氛围庄重而热烈。
本次年会邀请了多位知名专家作特邀报告,包括中南大学冯德山教授关于AI在工程地球物理勘探中的应用、中南大学席振铢教授关于复杂地形深埋高温隧道电磁探测方法、中能院工勘院费如君院长关于城市管网排查技术发展、中南院新型储能院副院长杨萌关于深地储能技术发展与创新等前沿技术报告。这些特邀报告紧扣行业前沿,既展现了学术界的最新突破,也回应了工程实践的迫切需求。
本次会议共收到投稿论文63篇,涵盖AI驱动物探、新能源与储能勘察、城市基础设施安全检测等多个方向。在为期两天的会议交流中,有30篇来自科研院所、高校和设计单位的代表围绕坝体渗透破坏模拟、滑坡电阻率成像、抽水蓄能超前预报、管道精细化检测等内容进行了深入交流研讨,为参会者提供了深入了解行业动态、交流学术成果的机会; 20家仪器厂商向大会展示了最新的地球物理仪器设备与研发成果,受到与会代表的广泛关注和重视。
今年专题研讨特别新增了多个前沿方向:一是AI与工程物探深度耦合:多篇论文基于深度学习、GAN、Transformer等模型探索断层识别、数据重建与智能反演;二是新能源与储能勘察:聚焦抽水蓄能电站、深地储能安全检测,呼应国家能源战略;三是城市更新与基础设施检测:涵盖管道、隧洞、暗渠等重点设施的精细化探测,服务城市生命线工程。这些方向代表了行业未来发展的关键突破口,既具有学术前瞻性,又具备重大工程应用价值。
本次大会对部分表现优秀的论文作者及其团队组织工作进行了表彰,水电分会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沙椿主持了表彰环节;中南院工勘院执行院长、水电分会副会长潘军向受表彰者表示祝贺,他说,这些论文立足工程实际,聚焦技术难点,体现了作者们严谨的治学态度和扎实的专业功底,它们不仅在理论方法上有所突破,更在工程应用层面展现出重要的实践价值。这份荣誉,属于每一位在科研一线默默耕耘、勇于探索的研究者;属于每一个支持科技创新、推动成果转化的团队与单位。
9月18日下午,大会圆满落下帷幕。闭幕式上,水电分会副会长张志清总结了会议成果,强调未来应继续深化“AI+工程物探”的融合应用,推动新能源与储能勘察技术创新,加强对城市更新与基础设施安全的支撑。
本次学术年会不仅展示了我国水利电力物探领域的最新进展,也为行业同仁搭建了高水平的交流平台。展望未来,水利电力分会将继续引领行业创新,助力国家能源与水利事业的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