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使用 “扫一扫”功能,扫描下方的二维码,即可将网页发送给朋友或者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
矿产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矿产资源的勘查与开发事关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给山东省地矿局第六地质大队全体地质工作者的回信精神,有力支撑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由中国地球物理学会、中国地质科学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地球科学部、自然资源部矿产勘查技术指导中心等单位联合发起,中国地球物理学会金属矿勘查专业委员会与深地探测与矿产勘查全国重点实验室共同主办,中国地球物理学会金属矿勘查专业委员会、深地探测与矿产勘查全国重点实验室、东华理工大学、江西省地质调查勘查院和安徽省勘查技术院共同承办的第三届全国矿产勘查大会,于2025年9月17日至19日在江西南昌召开。来自全国高校、科研院所、地勘单位、矿业企业及仪器设备研发生产单位等近300余家机构的1200余位代表参会。
本届大会聚焦矿产资源勘查与开发,共安排大会特邀报告13场、找矿新方法专家讲座3场,设立30个分会场进行590场学术报告交流,另有600余篇学术论文参与展示与讨论,集中展现了我国矿产勘查领域的最新进展。
中国地质调查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徐学义,中国科学院院士侯增谦、陈晓非、杨经绥、李献华、底青云,中国工程院院士多吉、彭苏萍、唐菊兴,自然资源部地质勘查管理司原司长、自然资源部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办公室政策研究组组长于海峰,中国地质科学院党委书记吴登定,安徽省地质矿产勘查局党委书记、局长朱学文,东华理工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罗仙平,江西省自然资源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陶小驹,厅党组成员、省地质局党组书记饶清华,江西省地质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省地质调查勘查院党委书记黄中敏,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郭建等40余位嘉宾出席大会开幕式。开幕式由吴登定主持。会场布置简约庄重,学术交流氛围浓厚。
在开幕式致辞中,徐学义副局长代表自然资源部党组成员、副部长,中国地质调查局党组书记、局长对大会的召开表示祝贺。侯增谦院士代表深地探测与矿产勘查全国重点实验室,饶清华书记代表江西省地质局,罗仙平校长代表东华理工大学,底青云院士代表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分别致辞。
会议以习近平总书记给山东省地矿局第六地质大队重要回信精神为指导,以“创新矿产勘查技术,推动资源可持续发现”为主题,聚焦国际矿产资源形势和国内重大需求,紧跟当代科学技术发展,围绕国家能源资源安全保障、地球深部勘查方法技术等内容开展了深入的学术研讨。会议指出,矿产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其勘查开发事关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随着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深入推进,我国找矿工作全面进入深覆盖区、中高山区等复杂环境区域,找矿难度日益增大,必须坚定依靠科技创新,以理论突破引领找矿方向,以技术革新支撑勘查实践,真正让科技成为找矿突破的核心引擎。
大会特邀报告内容涉及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政策、矿产资源勘查与开采的新理论新技术研究成果。中国地质科学院副院长,深地探测与矿产勘查全国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唐菊兴院士作了题为“藏西陆相火山岩区高硫化浅成低温热液型铜金矿化系统的发现及其意义”的大会报告。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李献华院士作了题为“白云鄂博超大型REE-Nb-Fe矿床成因与资源利用”的大会报告。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所长底青云院士作了题为“深部探测技术及应用”的大会报告并主持会议。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教授,煤炭精细勘探与智能开发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彭苏萍院士作了题为“中国煤矿开采地质保障系统”的大会报告。
自然资源部地勘司原司长、自然资源部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办公室政策研究组组长于海峰研究员作了题为《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政策要点与解读》的报告。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副所长、基金委创新群体(A)负责人、深地探测与矿产勘查全国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杨志明研究员汇报了《特提斯演化对斑岩铜矿形成的控制》。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教授、博士生导师许博作了《大陆碰撞成矿系统岩石圈物质架构与斑岩成矿深部过程》的报告。
新疆地矿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王小兵教授级高工介绍了《新疆火烧云铅锌矿: 超高海拔绿色智能勘查开发理论与产业实践》。青海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首席科学家潘彤教授级高工汇报了《柴达木盆地盐类矿产勘查:过去、现在和未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质局党组成员、地质研究院党委书记、副院长三金柱教授级高工分享了《新疆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重要勘查进展》。
甘肃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副局长石生明教授级高工报告了《甘南-陇南金锑矿成矿规律与勘查进展》。山东省煤田地质局首席科学家王怀洪教授级高工阐述了《矽卡岩型富铁矿深部找矿理论和关键技术》。江西省地质局副局长吴俊华教授级高工介绍了《江西省新一轮找矿突破行动进展及勘查技术方法创新》。
以上均为大会特邀报告,内容涵盖了成矿理论创新、探测新技术研发、找矿突破以及矿山开采安全与生态环境保护等最新成果,报告内容丰富多彩,与会院士专家学者对大会报告中涉及的地球科学前沿热点进行了交流讨论。
大会找矿新方法专家讲座由三位国内著名业内专家主讲。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陈华勇研究员讲授了“蚀变矿物勘查方法理论与应用”,东华理工大学副校长王庆飞教授讲授了“造山型金矿成矿作用与找矿方法”,自然资源部矿产勘查技术指导中心颜廷杰教授级高工讲授了“地球物理找矿新技术”,受到与会者热烈欢迎。
本届全国矿产勘查大会不仅大会报告专注于矿产勘查和成矿理论研究动态,专题设置更是突出了不同矿床类型找矿突破过程的细节,以及勘查新理论、新技术和新方法的应用。专题设置涵盖了成矿环境与战略选区、成矿系统探测、成矿模式与勘查方法、突破“卡脖子”装备与技术方法研发、人工智能与勘查新技术、关键矿产和铀矿勘查、大宗矿产勘查、综合勘查找矿突破,以及矿产开采与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共30个专题。青年人是地质找矿和理论研究的主力军,大会还特别设立了大地电磁探测技术青年论坛专题,以提供青年专家展示才华的舞台。
地质找矿技术方法随着科技进步不断更新升级,40余家技术研发和销售单位展示了矿产勘查新技术新方法,并受到与会者好评。还有多家期刊杂志社出席会议,参加展览,与一线作者进行了面对面交流沟通。
本次大会特色鲜明,聚焦于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的理论与技术方法交流。研讨内容紧密对接国家重大需求,专题设置广泛、内容充实。大会报告充分展示了近年来在资源形势、成矿理论、找矿技术及找矿发现等方面的重要进展,突出了成矿理论与勘查技术深度融合的发展趋势。针对不同类型矿床设置的技术方法专题,反映出理论技术协同推动找矿突破的新思路与新方向,得到与会者的广泛好评。
会议闭幕式简短隆重,由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副理事长、秘书长郭建主持。中国地球物理学会金属矿勘查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东华理工大学副校长邓居智教授作会议总结,并对承办单位和大会志愿者表示感谢。
三天的报告、研讨和交流,会期虽然短暂,但达到了交流成果、沟通感情、促进矿产勘查学科发展的预期目的。大家欢聚一堂,气氛融洽而热烈,感情在学术传承中交流,学术在真情沟通中弘扬。会议学术交流成果表明科技成为找矿突破的核心引擎,将持续引领矿产资源勘查开发新方向。
本次会议的筹备工作承蒙东华理工大学、江西省地质调查勘查院和安徽省勘查技术院的大力支持,以及大会组委会、各位专题召集人与联系人的辛勤付出。专委会主任吕庆田研究员向大家表示衷心感谢。